收藏 全站支持 IPv6 访问 Hi,欢迎您来到海口健康教育网!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消杀蚊虫不留死角!防控登革热,海口在行动→

来源: 海口发布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26日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进入9月,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隐患给海口敲响警钟,消杀蚊虫不留死角。

近期,海口市上下积极行动,通过成立市、区登革热防控指挥部加强指挥,层层压实责任,加大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发动全民积极开展“清洁家园 防蚊灭蚊”爱国卫生运动、对重点区域开展专业消杀等举措,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营造人人动手、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疾控人员用手电筒照射积水观察水体内是否有伊蚊幼虫存在


早出晚归精细防控消杀



“我们疾控人员已经连续战斗大半个月。”近期,海口市积极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9月17日上午,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林忠岭一大早就带队前往秀英区西秀镇博养村深入调查布雷图指数,为该村的登革热防控工作做指导,直至当天中午。趁中午休息,他接受了记者采访。然而,采访过程中,林忠岭依旧忙着指导部分重点场所如何开展精细化专业消杀防控工作。


林忠岭说,这就是近期疾控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从9月5日开始,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尤其是疾控系统工作人员,每天一早就要深入疫点、疫区,以及部分乡村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并要进行各类数据、记录的整理和汇报,对防控工作进行评估,一直忙到深夜,确认当天的防控工作都梳理完成才敢松口气。


“最近,我们疾控人员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海口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副科长曾小平介绍,为了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海口市疾控中心分别成立了流行病调查与数据统计、媒介监测和消杀等不同的工作队。


曾小平介绍,各工作队的成员都非常辛苦。以流行病调查和数据统计组的工作人员为例,他们每天早上六七点就开始整理调查数据,早上8点左右上报调查情况。随后,要前往不同的医院去向初步筛查登革病毒为阳性的市民了解曾经去过的地方,进行记录并反馈给消杀组的成员。


“我们每天都忙到晚上十二点,有时候甚至忙到凌晨两三点。”曾小平说,为了确保消杀组成员到达的点位准确,流行病调查与数据统计组的成员往往还会与消杀组的成员一起前往调查记录的所有点位进行核实。因此,他们每天都忙到深夜,有时累得连饭都忘了吃。


曾小平回忆,一位负责收集信息的工作人员,为了收集信息,有一天接了两百来个电话,还不包括微信和短信等其他信息。


开展监测掌握“两大指数”


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林忠岭介绍,登革热防控工作,要加强媒介监测,以掌握登革热媒介伊蚊的密度、分布等情况,为登革热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和控制固化提供科学依据。而加强媒介监测的重要渠道,就是开展布雷图指数和蚊虫叮咬指数调查。


秀英区全面启动消杀灭蚊防控传染病工作


布雷图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固定区域内伊蚊密度高低的指标之一。调查布雷图指数,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积水点和积水容器中的伊蚊幼虫孳生情况和密度。


“目前,我们在秀英区开展的布雷图指数调查区域已从原来的以每100户或相当于100户区域范围为基数,缩小至25户,并在25户或相当于25户区域内,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行布雷图指数调查。”9月17日,在秀英区某工地,来自琼海市疾控中心的刘勇与监测组成员持着手电筒,在全身喷洒过专业驱蚊剂后,跨过楼层的栏杆,走进工地地下室的积水处,一一照射水面,勘察是否有幼蚊存在。


刘勇说,如果在固定区域内,布雷图指数小于5,表明该区域处于安全警戒线以内。


此外,在媒介监测中,还有重要的一环,即蚊虫叮咬指数调查。据悉,当前主要采用的是双层叠帐法。


当天,刘勇等人还在某居民小区户外架起了伞状双层叠帐,并在涂抹驱蚊剂后,进入叠帐内部,等待蚊子前来“叮咬”。


刘勇介绍,双层叠帐法,要选择居民区附近的户外环境作为监测点。通过调查半个小时内,一共捕获多少只蚊子的方式,测算每人每小时被蚊子叮咬的只数。


专业人士开展专业防控


“我们是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战斗在一线。”在此次登革热防控工作中,来自琼海市疾控中心的陈益壮说,作为疾控人员,做好防控工作,让老百姓放心生活,是每一名疾控人员的职责所在。近期,他和海口市疾控人员及其他市县疾控人员,每天都战斗在防控工作第一线。


在龙华区中山街道竹林里社区,志愿者在对居民家中庭院进行消杀


陈益壮说,登革热防控,要做好防护工作。因此,疾控人员每天去各防控点位开展工作时,都会喷洒专业的蚊虫驱避剂。


“每天都要涂抹很多次。”陈益壮说,穿长衣长裤进行防护,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在登革热防控工作中,入户走访调查是重点之一。曾小平说,疾控人员每天要与各区、乡镇(街)、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访老旧小区、居民住宅楼、乡村老宅等地,调查市民家中是否有积水,积水是否有幼虫等情况。


“这是一项比较难的工作。”曾小平解释,因为很多市民白天忙工作不在家,疾控人员经常会白跑一趟。即便入户开展调查,因为并非所有市民都了解登革热防控知识,所以疾控人员除了利用手电筒清查居民家中积水是否有幼蚊外,还得自己动手为市民翻盆倒罐,以实际行动向市民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


“我们每天要走2万多步。”曾小平说,疾控人员每天都奔赴在防控一线,忙着开展媒介监测、数据调查与收集、组织专业消杀公司对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消杀等工作,有时一坐下来就能睡着。


发动全社会力量加强防控


在疾控人员积极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的同时,海口全市范围内还陆续开展了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和开展以“清洁家园 防蚊灭蚊”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


海口开展以“清洁家园 防蚊灭蚊”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


海口市卫健委爱卫科长刘金玉介绍,登革热的防控主要是清理积水,从源头进行灭蚊。因此,海口市于半个多月前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由市爱卫办牵头,发动全员清理蚊虫孳生地,做好登革热预防工作。


当前,海口市的登革热防控工作,已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局面。团秀英区委工作人员杨智介绍,团秀英区委组织了高校、社团及机关单位的志愿者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到乡镇(街)、社区开展“清洁家园 灭蚊防病”巡回宣传志愿集市,发放登革热预防知识传单,以及蚊香、驱蚊液等防蚊用品,并在车站等人流密集地配合开展了体温测量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群众扫垃圾、清积水、灭成蚊。


市总工会也积极安排工作人员,每天轮流深入长流镇长流墟社区开展巡查、督导工作,帮助挂点街(镇)解决好环境卫生管理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题。琼山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衍涛介绍,琼山总工会持续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挂点联系的府城街道鼓楼社区和脱贫攻坚帮扶点甲子镇昌西村委会,进行登革热等传染病入户宣传,帮助农户清理积水点,清理乱堆乱放和各种杂物,消除蚊媒孽生地,提高群众的防范能力。


市民陈华说,社区网格员上门发放了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手册,她在家中也积极清扫垃圾,把家里的盆盆罐罐进行了积水清理,做到卫生不留死角,消除蚊虫孳生可能。


普及登革热预防知识


“登革热可防可控,关键要记住三句话。”林忠岭解释,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伊蚊孳生于水缸及小积水容器中;3-5天刷洗水缸换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消除小积水,就能控制伊蚊,预防登革热。


因为伊蚊幼虫的孳生地是积水,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流动性较差、水量无论多少都会长蚊子;伊蚊幼虫期大概5天至14天,所以只要5天之内水干了幼虫就无法生存。


林忠岭建议市民对于易积水的可移动容器进行积水清理,不可移动的水体可投放杀幼虫的药物或加盖,部分水体可通过饲养鱼类消灭幼虫。


对于蚊类经常停歇的部位,使用长效卫生杀虫剂作滞留喷洒处理。在蚊类密度很高,或可能发生蚊媒传染病的情况下,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或热烟雾进行空间处理杀灭成蚊。在户外活动要穿长衣长裤,外露皮肤涂抹驱蚊药物,睡觉时放好蚊帐,室内装置防蚊网。


林忠岭介绍,人一般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后3天至15天内发病,主要有以下症状: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日天,体温可达39℃;出现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骨痛;面、颈、胸部潮红;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多样性皮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以及乏力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林忠岭提醒,登革热可防可控可治,市民不必恐慌。如果市民在发病前15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或当地有登革热疫情发生,在发病前15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以及出现上述的登革热症状和体征时,可前往医院就诊。


我们的微信

Copyright © 2018 海口市健康教育所 www.hkjkjy.com 支持 IPv6 访问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市健康教育所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椰海大道56号
电话:0898-65857051 邮编:570203 琼ICP备15001727号 技术支持:布谷网络,累计访问人数: